乐山师范学院“养老服务管理”微专业招生简章
一、专业简介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推进,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养老服务事业是各国社会政策的重点,养老服务产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6.5万亿,2030年前后随着60~70年代出生高峰期人口步入老年,我国养老市场的规模将达22.3万亿元。智慧技术成为养老市场的新动力,健康管理软件、养老资源智慧整合中心、养老服务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层出不穷。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启养老服务国际化发展之路,既有国内企业将业务拓展至国外,也有国外企业到我国投资养老服务。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养老服务发展呈现多元化、智慧化、国际化特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家庭、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涉及信息技术、医疗卫生、健康管理、房地产、旅游、法律、金融等多个产业,具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等多种服务模式。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缺乏学科交叉意识,无法培育会国际交流、能健康支持、善服务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019年,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2025年,《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专业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教就业司函〔2025〕13号)提出要结合本校实际与行业需求,加快发展“微专业”,并明确养老服务管理是生命健康产业领域重要的“微专业”建设方向。这为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提供了改革思路。基于新文科理念,养老服务管理微专业以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主要依托,聚焦行业需求和职业证书,结合学校 “专业化、职业化、个性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通过学科融合、技术赋能和需求导向,培养会国际交流、能服务支持、善健康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懂服务”是“善管理”的基础,本专业聚焦行业需求和职业证书,旨在通过学科融合、技术赋能和需求导向,培养会国际交流、能服务支持、善健康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跨文化交流和服务、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方法,具备考取社会工作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老年护理师、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师等资格证书的基本知识。
2.了解养老服务管理的多元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具备从事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养老产业开发与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能力。
三、招生对象及计划
招生对象:面向大二及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养老服务管理、社会工作、日语、食品与营养等专业的大二年级本科生优先。原则上每位学生限选1个微专业修读。
招生计划:20-30人
四、学制、学分及证书
学制、学分:学制两年,总学分18学分。
学习证明发放:学生完成18学分的微专业课程学习且成绩合格,经教学单位审核后报送至教学部,由教学部颁发统一制作的微专业证书,微专业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五、课程设置
立足养老服务行业需求,聚焦养老服务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与职业证书,以学科融合为理念,开设日本语言与文化、老年社会工作、老年营养学、老年康复与运动处方、综合护理实训这五门课程。
1.日本语言与文化
课程依据:日本自20世界60~70年代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1%(世界最高),7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一方面,日本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养老服务发展较成熟,在世界名列前矛,值得我国学习;另一方面,日本劳动力紧缺,亟需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因此,我国有很多养老服务企业与日本养老服务企业合作,通过人才输送、联合服务等方式开展业务。我校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自专业开设之日起就已经尝试中日融合实践,具备一定人才培养和输送经验,但也面临学生日语能力培养不足的困境。
教学内容:基础日语、日语口语、养老服务场景会话、日本养老文化与习俗等
教学安排:6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96学时,于大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主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学生掌握养老服务领域常用日语,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服务能力。
2.老年社会工作
课程依据:老年社会工作师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专业角色,主要负责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支持和帮助其解决各种问题,并参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认知水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的科学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提供依据。根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养老机构必须根据入住人数配置专业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组织考试和颁发资格证书,具备全国通用性。
教学内容:老年社会问题与相关理论;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要求;老年个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老年小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老年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等。
教学安排:4学分,每周4学时,共计64学时,于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主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学生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打基础。
3.老年营养学
课程依据:健康是老年人的基础需要,健康饮食是老年人维持健康体魄、健康心态的保障,老年健康管理师是专业养老机构、专业健康管理机构的必备人员。据调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将老年健康管理师作为养老服务专业度评估的重要指标,国内养老服务行业具有此种意识但碍于老年健康管理师紧缺而难以实现。老年健康管理师是负责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老年营养学是老年健康管理必修的课程内容,也是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
教学内容:老年人的营养素、各种食物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老年人的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老年常见病的饮食调养等。
教学安排:2学分,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于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主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学生拥有从事老年营养健康管理的能力,为通过“健康管理师”“营养师”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做准备。
4.老年康复与运动保健
课程依据: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大多具有慢性病或失能状况,需要合理的康复评估、康复训练以及运动保健。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开设老年康复与运动保健课程,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健康管理需求、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举措。老年健康管理师是负责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老年老年康复与运动保健是老年健康管理必修的课程内容,也是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此外,行业需求调查显示,养老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老年运动保健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教学内容:老年人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健康管理;老年人体适能测试;老年人运动风险评估;FITT-VP原则、分层设计、可穿戴设备数据分析、VR运动疗法设计等处方设计技术;老年人个体运动处方制定与践行管理。
教学安排:3学分,每周3学时,共计48学时,于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通过主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场景化教学、案例教学,学生拥有开展老年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以及制定和执行个人运动计划的能力,为通过“健康管理师”“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做准备。
5.综合护理实训
课程依据:养老服务管理不仅需要对一线护理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对护理产品和服务建设进行管理,老年护理师资格证书是行业基础职业考试要求。为知行合一、构建“管理—服务”闭环能力、培养“人文-科技”双核竞争力,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开设综合护理实训课程。此外,根据职业发展通道,要成为养老服务管理者,必须从基层干起、轮岗实践,掌握综合护理技能是职业发展顺畅的必学课程。
教学内容:医疗护理(如压疮处理)、生活照护(进食辅助)、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等技术;跌倒、误吸、认知症激越行为等风险与处理;AI辅助决策、物联网系统、智能护理设备等现代护理技术与操作。
教学安排:4学分,每周4学时,共计64学时,于大三第二学期开设。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突破传统“技术训练”框架,构建“技术精熟-决策智能-情感共鸣”三位一体的能力,能够考取老年护理师证。
表1 养老服务管理“微专业”课程表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负责学院 |
日本语言与文化 |
每周3学时,共96学时 |
6 |
大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
外语学院 |
老年社会工作 |
每周4学时,共64学时 |
4 |
大三第一学期 |
法管学院 |
老年营养学 |
每周2学时,共32学时 |
2 |
大三第一学期 |
生科学院 |
老年康复与运动保健 |
每周3学时,共48学时 |
2 |
大三第二学期 |
体育学院 |
综合护理实训 |
每周4学时,共64学时 |
4 |
大三第二学期 |
法管学院 |
六、教学安排
单独编班,若学生主专业有开设某课程,学生在主专业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晚上。
七、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
报名方式:
满足微专业招收条件、有意向报名的同学,请于2025年9月30日前扫描二维码进行预报名,填写养老服务管理微专业申请表,并上传至养老服务管理微专业群“申请表”文件夹中,法管学院将对报名材料进行筛选并择优确定名单。
选拔要求:
1.大二及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养老服务管理、社会工作、日语、食品与营养等专业的大二年级本科生优先。
2.原则上每位学生限选1个微专业修读。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雷老师
联系电话:13982283263
联系邮箱:2652995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