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社工"到"总体社工":北京大学刘能教授提出数字时代社会工作新范式
发稿时间:2025-11-13 11:33:09
发稿人:潘楠、丁木乃
浏览量:
11月10日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教授应邀在乐山师范学院旷怡楼学术报告厅,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讲座”带来第三讲《迎接数字社会的到来:兼论大城市智慧治理和社会工作的关系》。讲座由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苏祥教授主持,面向社会工作与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

刘能教授从社会学视角切入,首先描绘了数字社会的典型特征:信息生产与消费的平台化、巨量化,数据形态的非结构化,以及数据资源向政府与大商业机构的集中化趋势。他通过Google流行病预测、美国反恐监控、电商智能推荐等生动案例,阐释了数据工程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支撑。

在展望数字社会前景时,刘能教授提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存将是必然趋势,并系统剖析了数字技术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四重关系:从替代论、工具论,到催生新服务责任,直至形成协同工作模式。

针对大城市智慧治理,刘能教授创造性地提出“总体社会工作”概念。他强调,随着新就业群体崛起和社会治理复杂性加剧,社会工作需要在基层治理、风险防控等领域承担更重要的使命,与数字技术深度协同,共同构建更具弹性的社会安全网络。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既有理论前瞻又紧贴社会现实,为在场师生展现了数字社会下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新图景,引发大家对数字时代社工发展的深入思考。